但就算你冷靜下來,現實還是很殘酷:總會有人挑釁你、誤解你、甚至黑粉會不斷攻擊你。冷靜能幫你不爆炸,但接下來的問題是:那我要不要回應?要不要爭到底?
今天這篇文章,我想跟你聊一個更難的能力就是閉嘴。
為什麼層次越高的人,反而越懂得沉默?
一、閉嘴不是認輸,而是能量管理
我有一個朋友,在大企業工作能力超強,每次回老家卻總陷入爭論。姑姑說:「女孩子賺再多有什麼用?早點嫁人比較實在。」她忍不住回嗆:「女人自己養活自己,不比靠男人更有意義嗎?」結果,全場炸鍋,長輩們開始批評她「太強勢」。最後她講了半小時,誰也沒被說服,反而讓自己身心俱疲。這就是爭論的陷阱:你以為講得越清楚,對方就會明白。但事實是,他們根本沒打算理解你。心理學上有個詞叫「認知閉合需求」(Need for Cognitive Closure)。意思是,有些人習慣黑白分明的答案,他們需要確定性,超出自己認知的東西,他們會本能地排斥。
所以,你不是輸在道理,而是輸在「對方的世界裝不下你的答案」。
閉嘴,不是認輸,而是選擇把能量留給值得的人。
二、品牌經營中的低認知陷阱
做自媒體或經營品牌,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發生:你拍了一支專業影片,有人留言「這什麼東西」。
你分享自己的成長經驗,有人嘲笑「自以為很厲害」。
甚至你推出課程,總有人說「這種東西網路上不是都有嗎?」
如果你忍不住回應,你會發現自己陷入同樣的困境:講得越多,反而越累,因為對方根本不想聽懂。
這就是為什麼我說,閉嘴是經營品牌的必修課。
你要學會分辨誰值得解釋,誰只是來消耗你。
因為時間和注意力,才是你最珍貴的資源。花在低認知的人身上,不只是浪費,更會拖垮你的節奏。
閉嘴,其實就是一種能量管理。你不是不講,而是選擇「不在這裡講」。
三、閉嘴是一種策略
閉嘴不等於完全沉默,而是一種策略。比如:- 親戚催婚,你可以淡淡笑著說:「謝謝關心,我自己有規劃。」
- 黑粉攻擊,你可以只留一句:「謝謝你的意見」,然後轉移焦點到正向留言。
- 甚至在品牌經營裡,閉嘴的最高境界,就是用「作品」回答一切。
你知道什麼值得爭,什麼不值得。你知道要把能量放在創作、產品、服務,讓真正的觀眾自己來判斷。這樣不只是保護自己,也是一種最聰明的攻擊。
所以,層次越高的人,不是話少,而是懂得「什麼時候該閉嘴」。
四、真正的輸贏
我的一個學生,他在社群裡常被同學笑「你拍影片賺不到錢」。一開始他很氣,每次都回嘴,最後反而陷入自我懷疑。後來他選擇閉嘴,把力氣放在拍片。半年後,他靠短影音接到品牌合作,月收入突破同學三倍。那一刻,他才明白:贏不是靠吵,而是靠走得更遠。這就是閉嘴的智慧。你不是逃避,而是把戰場換到對方追不上你的地方。很多時候,我們爭的不是道理,而是不甘心。但成熟的人懂得收回注意力,專注成長,最後讓結果自己說話。
閉嘴,不是因為沒理,而是因為你的時間和能量,更值得花在真正有價值的地方。
五、閉嘴是讓你戰勝情緒的關鍵
回到我們的主題。冷靜,幫你在衝突中穩住自己;而閉嘴,則幫你在長期遊戲中走得更遠。這兩個心法,其實是一體兩面。創業者最常掉進的陷阱,不是輸給市場,而是輸給情緒、輸給低認知的糾纏。你要做的,不是爭到最後一口氣,而是學會「把能量留給值得的人」。
閉嘴,是一種成熟,更是一種智慧。
因為當你走得更遠,對方連爭辯的資格都沒有了。

歡迎來信,我將會親自回應
若有商業合作、講課需求 都可直接寄信,至此 info@liontalk.com.tw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