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這個滑個幾秒就能決定是否「買單」的時代,短影音已經成為顧客做出選擇的主要依據。無論是搜尋產品評價、了解使用方式,甚至只是想找品牌背後的人性連結,觀眾都更傾向用「30 秒影片」而不是「長篇圖文」來接收資訊。

你可能還在花大錢做平面廣告、經營一張張美照,但現實是:短影音正在主導平台演算法,也主導顧客的心智排序。
現在不做,代表的不是你不跟風,而是你正在錯失被看見的每一個機會。

本篇文章,將用數據、趨勢與實例告訴你:為什麼短影音行銷不是潮流,而是新標配。

數據說話:短影音表現遠勝長文與靜態圖片

過去你可能花時間經營圖文貼文,但現在,你的競爭對手早已用短影音快速搶佔用戶的注意力。
根據多項平台數據,短影音在點擊率、完播率、互動率等多項指標上,全面碾壓靜態內容,這不再只是「感覺」,而是鐵證如山的行銷趨勢。

📊 短影音 VS 靜態圖文:表現數據一覽

指標類型 靜態圖文 短影音
點擊率(CTR) 約 1%–2% 可達 3%–6% 以上
留言互動率 平均低於 1% 多達 2%–4%
完播率 難以衡量 平均可達 60%–80%(視長度而定)
推薦曝光機率 低,需大量廣告支撐 高,自然流量強,演算法偏好推播

📈 為什麼差這麼多?

  1. 演算法偏好「動態內容」:根據 Meta、TikTok、YouTube 官方說明,平台更傾向推薦用戶觀看時間長、互動率高的內容,而短影音正好具備這些條件。

  2. 視覺與情緒瞬間抓人:影片可以同時傳達表情、聲音、節奏與情境,更容易激起觀眾的感覺與共鳴,進而促使按讚、留言與分享。

  3. 容易擴散與再利用:一支表現好的短影音,不僅可以上 Reels,也能同步 YouTube Shorts、TikTok,多平台自動觸及,CP 值極高。

🎯 企業主不能忽視的短影音行銷的現實

你或許還在投資靜態素材設計,但觀眾滑過的速度比你讀完一句slogan還快。
現在的顧客,習慣用「影片」來認識品牌、信任品牌、甚至決定是否購買品牌

而你要做的,不是問:「我們真的要開始做影片嗎?」
而是:「我們還能不做嗎?」
短影音行銷是每個企業主甚至是自媒體都要注重的行銷工具

不只年輕族群!50+ 也在滑 Reels/YouTube Shorts

許多企業主誤以為短影音只適合抓住 Z 世代的注意力,但事實上,銀髮族(50 歲以上)對短影音的接受度正快速成長,甚至已成為不少平台的關鍵增長族群。

根據 Meta 內部資料與多項市場研究顯示:

  • 50+ 用戶觀看 Facebook Reels 的時間成長幅度超過 40%(2023–2024 年間)

  • YouTube 50+ 用戶在 Shorts 上的停留時間與互動數,逐季穩定上升

  • TikTok 近年針對中高齡族群推出「熟齡內容創作營」,表示平台重視程度

為什麼銀髮族也愛滑短影音?

  1. 上手簡單:手機打開就能看,內容輕鬆易懂,省去複雜操作。

  2. 獲得情感連結:許多中高齡族群喜歡看短片學烹飪、學健康、甚至追蹤子女、孫子的生活。

  3. 短時間內獲得資訊與陪伴感:不必看完一整集節目,只要一分鐘就能感到被理解、被娛樂。

對企業主的啟示

這代表你不再只能靠圖文或長文章與年長族群溝通,透過「熟齡友善」的短影音內容,也能成功創造共鳴。例如:

  • 健康食品品牌可以用「一分鐘保健術」方式吸引熟齡關注

  • 家具、電器品牌可以透過短影片示範「長輩好用的設計」

  • 地方型店家可拍「老闆娘的親切日常」,打中熟齡用戶的熟悉感

別低估銀髮族的行動力與轉分享意願,他們不只自己看,還會轉傳給朋友、家人,讓品牌更容易擴散到原本觸及不到的圈層

短影音不再是選項,而是企業的基本戰力

在這個資訊爆炸、注意力極速流動的時代,短影音已經不再是「行銷選項」,而是企業品牌經營的基本戰力
無論你是中小企業主、地方型商家,還是正在轉型的傳統品牌,短影音都是最直接、最有效、最能打中人心的溝通方式

它不只是用來「曝光」,更能創造深度的信任感、品牌力、甚至實際轉單。而且它的門檻,遠比你想像的低:

  • 不需要高昂預算

  • 不需要華麗特效

  • 不需要找明星代言

你只需要:

📱 一支手機
🕐 一天時間
❤️ 一個來自品牌日常的真實故事

就能打動人心、串連社群,讓顧客記住你、分享你,甚至主動找上你。

別等下一波浪潮才開始佈局,現在就是你品牌翻身、突破圈層的最好時機。從今天開始,用短影音,讓你的品牌有畫面、有溫度、有影響力。

短影音行銷常見 Q&A

Q1:我沒有專業攝影團隊,還能拍短影音嗎?
A:完全沒問題。現在一支手機、一個腳架就能拍出具感染力的內容。重點不在畫質,而是情境、真實感與節奏。甚至越真實、越生活化的影片,越能打動觀眾。


Q2:我的產業很冷門,做短影音有用嗎?
A:越冷門越需要短影音。因為你越需要教育市場、建立信任,短影音正是最快建立情感連結的工具。從產品背後的故事、製作過程、顧客常問問題出發,都能拍成內容。


Q3:短影音是不是只能做娛樂或搞笑的內容?
A:錯。短影音的本質是「快速傳達價值與情緒」,不一定要搞笑。你可以選擇專業、溫暖、日常紀錄、解說型內容,只要有明確的情境與觀點,就能打中受眾。


Q4:我該選哪個平台開始經營短影音?
A:建議根據你的目標族群選擇平台。

  • 想吸引年輕人:從 TikTok 開始

  • 想觸及大眾市場:首選 Facebook Reels / Instagram Reels

  • 想累積專業與搜尋量:YouTube Shorts 是好選擇

每個平台都有不同的推薦邏輯與受眾生態,建議先深耕一個,再擴散
 

歡迎回信,我將會親自回應

若有商業合作、講課需求 都可直接寄信,至此 info@liontalk.com.tw
 

參考的相關資料與出處

類型 出處 關係/說明
視頻點擊率與互動性高於靜態素材 Aspire 在其報告中指出,社群視頻廣告在 Facebook 等平台中,相對圖片素材有 10‑30% 的點擊率提升。
靜態 vs 視頻點擊比較案例 Zeely 該文章列出某些案例,視頻廣告比靜態素材在點擊與互動上有明顯優勢。
平台演算法偏好視頻/動態內容 Eggplain 在其比較 YouTube、TikTok 等視頻平台的演算法時,指出 CTR、觀看時長和用戶互動是推薦的重要因素。
YouTube 演算法重視用戶互動與 CTR Neil Patel 在解析 YouTube 演算法的文章中提到,CTR、觀看時間、用戶互動等是推薦影響因素。
視頻 vs 靜態內容在教育/娛樂類別上的點讚與觀看趨勢 Shorts 與一般視頻比較研究 在 “Shorts vs. Regular Videos” 的研究中指出,Shorts 在某些類別中每個觀看所得到的點讚數與觀看數高於一般視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