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,開始拍影片了嗎?
那你是不是覺得自己說的內容別人也會說,不只一次懷疑:「是不是該換主題了?大家好像都講得比我精彩。」
先別急著懷疑自己。
你不是內容不夠好,而是角色還不夠清楚。
我最近在審一位學員的帳號,她是健身教練,影片拍得乾淨、教得專業,知識點也蠻實用的,但追蹤數一直起不來,觀眾留言也不太多。
她說:「我明明教得比別人細,怎麼大家都記得別人,忘記我?」
我一看,就明白問題出在哪裡:
不是她的內容不好,
而是她的角色,沒讓觀眾「有印象」。
這也是我今天要跟你說的關鍵:
如果你想讓影片被記住,不是先想要說什麼內容,而是先決定「你是誰」。
一、角色不清,就會被當成背景音
現在的社群內容,真~的太多了,社群平台上充滿「也講得不錯」的影片。
你打開 IG Reels,滑個三分鐘,就能看到五種說法教你提升效率、三套方法讓你成交變高、七種話術讓人秒買單。
這些內容也許都對,也許真的有價值,但⋯⋯看完了,你記得誰?
問題不是你教得不好,而是觀眾看完不知道你是誰、為什麼要追蹤你。
就像你在一場商展中逛過十個攤位,每個攤位的人都很親切、都有送小禮物,但你真正想回去看的是誰?
是那個你講了一句話,
他就秒懂你在煩什麼的人;
是那個講話方式讓你覺得
「哇他說的我懂,他懂我~~~」
——這,就是「角色感」的魔法!
說得再清楚,如果角色不鮮明,觀眾就會把你當作「又一位在講這個的人」。不是他討厭你,是他根本「認不出你」。
我們不是缺內容,是缺「記得住的人」。
我常說:「內容是進入點,但記憶點才是成交點。」
觀眾會按讚是因為你說得好,但會追蹤是因為他「想繼續聽你說」。
想像你走進便利商店,泡麵架上有十幾種泡麵:有新出的、有特價的、有口味加強版的⋯⋯
但你還是會直覺地拿那一包你熟悉的!不一定是最便宜的,也不一定是最豪華的,而是「你有記憶的那一包」。
因為那個包裝你認得,那個麵條的口感你記得,甚至廣告歌還在你腦中迴盪。
所以你的影片,也要做到這種程度:
讓觀眾光看封面、看到開頭五秒,就知道是你、想聽你講。
讓內容變成專屬語言,讓語氣變成品牌信號。
別怕重複,你不會講太多,也不要怕觀眾看膩。
你不是要讓觀眾每次都有驚喜,而是每次都能說:「喔,是他說的,那我想看。」這樣你就幾乎成功了!
二、什麼是「角色定位」?
角色定位,就是你希望觀眾怎麼記住你,也就是我們常說的「人設」。
在社群內容裡,它不只是品牌標語,更是觀眾的「轉貼語」,也就是當你的影片被傳出去時,觀眾幫你說出來的一句話。
舉幾個我曾經設定過的角色定位給你參考:
- 「那個專門教醫師做自媒體的女生」
- 「那個很像大哥一樣講生意的導師」
- 「那個教賣課邏輯超清楚的老師」
- 「那個拍得很生活但一直成交的牙醫」
有發現嗎?
這些都不是什麼標語金句,
而是觀眾之間會講的話。
而這種話,才是能讓你有「商業印象」的記憶點!
三、先問自己這 5 個問題,找到你的定位方向
與其一開始就想「我要當什麼類型的老師/創作者」,不如先問自己以下 5 個問題:
問題 1:陌生人第一眼看你,會覺得你是做什麼的?
你可以試著問朋友:「如果你看到我這支影片,會覺得我是誰?」
大多數創作者以為「我有寫清楚我的自介啊」,
但問題是,觀眾不會讀自介。(你上一次點開他人自介是什麼時候 🤣)
他們只看 3 秒的畫面、聽一句話的聲音,你給他的第一印象,才是他會記住的「角色」!
問題 2:一句話能不能講完你在幹嘛?
像這樣:
我是講英文但不講文法的老師
我是讓你 30 秒內看懂合約的律師
我是一個用小學生都懂的邏輯講 SEO 的顧問
我是一個不用進公司也能幫你把人找到家的 HR
我是一個教你不求人也能畫出品牌 LOGO 的設計師
這種「五歲小孩也能懂」的表述方式,才是你之後影片開頭最好用的自我介紹。
問題 3:請三位朋友講出三個形容你的詞
「三個形容詞,形容你自己」這是我很常玩的破冰遊戲,在談論「角色定位」時也非常實用!請你去問你的朋友,不改、不提示,讓他們直覺回答。
你會發現,有些詞是重複出現的,
那就表示這是你「目前」被感知到的角色印象。
你的任務,未必是創造一個新的你,
而是強化那個「別人眼中的你」。
問題 4:觀眾會轉貼你的影片給誰?
你拍的是教英文的影片,那誰會傳你的影片?
是想學英文的學生?還是媽媽傳給孩子?
搞懂這一題,你才會知道你的「隱藏觀眾」是誰。
很多創作者的影片,其實不是給觀眾本人看,
而是讓觀眾「轉傳」給別人看的。
這就是角色設定的真實路徑。
問題 5:即使不拍影片,你也會講這個主題嗎?
真正長期穩定的定位,不是你為了社群而編出來的,而是你本來就在講、就在想、就在做的東西,你不會膩、不會假裝、不會走鐘,因為這本來就是你關心的事。
觀眾感受得到你是真心還是做秀。
四、短影音黃金公式!角色定位三句型
我們不是缺內容,是缺「記得住的人」。光是影片講得好已經不夠,如果觀眾說不出你是誰、幹嘛的,就很難留下長期印象。
所以我幫你設計了三個「角色定位句型」,讓你能在影片、介紹文、課程頁面上,一句話說清楚你是誰、幫誰做什麼、為何要記得你。
你可以先從以下三個句型開始試寫:
我是一個「___但不___」的___
我幫「___」用「___」解決「___」
如果你是「___」,正在「___」,那我就是你在找的___
實際範例,讓你直接看懂怎麼套用:
英文教學範例
我是一個「講英文但不教文法」的老師。
我幫「不敢開口說英文的人」,用「生活句型訓練」,克服說話障礙。
如果你是準備面試卻怕講英文卡住的人,我就是你專屬的口說陪練員。
法律/顧問類範例
我是一個「讓你 30 秒內看懂合約」的律師。
我幫「初創業者」,用「圖解+比喻」,拆解難懂的商業合約。
如果你剛開始創業,常被文件搞混,我就是你第一個法律朋友。
親子/教養類範例
我是一個「教育小孩但不打不罵」的爸爸。
我幫「第一次當爸媽的你」,用「5 分鐘對話練習」,解決親子衝突。
如果你總覺得孩子不聽話、不講理,那我就是你需要的親子翻譯機。
斜槓/自由工作者範例
我是一個「沒辦公室也能穩定收入」的自由工作者。
我幫「不想再被朝九晚五綁住的人」,用「一人創業內容術」,打造穩定收入流。
如果你想靠興趣賺錢卻不知道怎麼開始,那我就是你內容創業的第一站。
這三句話,可以是你影片的開頭、自我介紹的句子,也可以當成你的品牌說明主軸。這不是創意比賽,而是「說出觀眾記得住的你」!
觀眾不是選最厲害的創作者,而是最理解自己的人。
你要做的,不是讓大家說你專業,而是讓他們說:「就是你講得最懂我。」
品牌定位,是你所有內容的起點
你不需要每支影片都爆紅,但你需要讓觀眾記得你是誰。
而這記憶,不是靠一次驚艷,而是靠「角色清楚+語氣一致」累積出來。
三句話角色定位公式,不只是影片開場的自我介紹,更是品牌長期經營的方向盤。
從今天開始,試著用它來重新定義你自己,也定義你在觀眾心中的位置!
歡迎回信,我將會親自回應
若有商業合作、講課需求 都可直接寄信,至此 info@liontalk.com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