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量,能讓你被很多人看見;品牌,才能讓人記得你。

這一篇文章,你會學到:

為什麼光有流量、沒有品牌,是創作者最大的陷阱

打造短影音醒目品牌的三大核心:內容、成長、定位

如何讓內容從短暫曝光,變成長期品牌資產

老獅說提供 4 個實用方法,幫你把一次次的曝光轉化成長期信任

準備好了嗎?我先來講個故事給你聽。

 

一、學生案例:100萬觀看的兩種結局
 

幾個月前,我收到兩個上過我的課的學生的訊息,他們的故事對比,很適合今天拿來跟你們分享。

第一位,影片短短三天衝到 100 萬觀看,留言和分享滿滿,還有業配邀約。但兩個月後,他私訊我:「老獅,我的流量掉到剩下五分之一,也沒有鐵粉,我不知道該怎麼經營QQ」

第二位,影片每支平均只有 2000~3000 觀看,但她的私訊一直有人詢問合作,固定有學員報名她的線上課程。
幾年下來,粉絲人數雖然沒有爆衝,但收入穩穩成長,甚至多開了兩個副業品牌。

差別在哪?

  • 第一位靠幾支爆款打開了門,卻沒有設計「讓人留下來」的體驗與記憶點。
  • 第二位的內容雖不驚人,但每一篇、每一支影片,都在累積「品牌資產」,讓觀眾越來越認識她、信任她。

我常說,內容是敲門磚,品牌是房子的地基。

重要的話老獅再說一次⋯⋯內容幫你進場,品牌幫你留下來!我希望做自媒體的你,越早體認到越好。(真的是過來人的血淚經驗啊!!)

 

二、常見的誤區:以為有流量、就有內容,就是品牌


這是我最常聽到的一句誤解——「我現在影片點閱很高,應該算是有品牌了吧?」

但事實上,流量只是被看見,品牌才是被記住。

你可能一支影片衝到 50 萬觀看,留言滿滿,私訊爆炸,感覺好像自己火了,可三個月後,觸及直線下滑,互動冷清,觀眾像潮水一樣退去——因為他們沒有記住你的理由。

我遇過太多這種案例⋯⋯開頭舉的學生就是一個例子。

有創作者前期超拼,一個月拍 20 支短影音,觸及數據漂亮、互動熱烈,但三個月後就陷入低谷。
除了他短跑衝刺太快,耗盡能量之外,還因為觀眾沒有真的記得過他。

那麼,什麼叫「有理由記得你」?

很簡單,我給你一個定義:

品牌,是當觀眾需要某種價值時,第一時間想到你。

這個價值,可能是知識與解答,可能是情感共鳴,甚至可能是一種生活態度。

但不管是哪一種,只有品牌定位清楚的人,才能讓觀眾留下來。

如果你只是「不斷發內容」,觀眾可能會看,但不會留下。如果你有一個清晰的品牌記憶,觀眾會等你更新,會主動找你,甚至會替你推薦給別人。

我推薦你一個簡單的方法,你可以想想朋友推薦給你看的創作者,都是為什麼,然後去學習他們。

 

三、個人(企業)短影音的品牌三大核心:內容、成長、定位


這是我自己經營品牌多年,總結出來的三個核心,也是我課堂上反覆強調的,筆記不藏私,我也分享給你:

1. 內容(Content):你的核心觀點與風格

一致性:觀眾要能一眼認出是你的作品。封面、口頭禪、標題風格、講話語氣,都是「內容 DNA」的一部分。

核心觀點:你永遠圍繞哪幾個主題說話?比如我,幾乎所有內容都圍繞「短影音商業應用」、「內容變現」、「品牌經營」。就算換平台、換形式,主題方向不會亂跑。

價值輸出:內容不是單向輸出,而是帶著觀眾一起走。你不是在教書,而是在「陪他們走一段路」。
 

2. 成長(Growth):持續擴大影響力

流量只是第一層:成長不等於追數字,而是讓觸及、互動、轉化的整體曲線穩定向上。

策略性合作:跨領域合作、互相導流、共創內容,都能讓品牌觸角延伸。

多平台經營:演算法會變,但品牌要有多個曝光點。我會把同一個核心內容,拆成適合 FB、IG、YT、電子報的不同版本,甚至製成文章、短影音等不同形式(點我閱讀:〈短影音怎麼再利用?一支影片5倍變現的操作法獨家公開〉)。
 

3. 定位(Positioning):觀眾如何定義你

這也是我之前電子報講的⋯⋯你能不能用一句話,讓對方明白你做什麼?例如:「老獅說——教你用短影音賺錢的教練!」

與競爭者的差異:你的風格、切角、價值觀,有什麼是別人無法複製的?

專注而不分散:定位不清的人,很容易讓觀眾「看不懂你到底想做什麼」,你不能上週還在跳舞,這週開始分享煮飯,這會讓觀眾滿頭問號。

 

四、從短影音內容到品牌的四個轉換方法

你可能還是想問:「到底實際該怎麼做?」,OK!這裡我整理了 4 個實用方法,幫你把日常的內容累積,轉化為長期的品牌資產。

方法 1:一致性訊號

封面設計:固定色系與排版,養成視覺記憶

開場口頭禪:每支影片用一樣的開場句,讓觀眾一聽就有熟悉感

常用金句:重複出現的關鍵語(例如我會說「內容幫你進場,品牌幫你留下來」,或一些你想強調的重點)

方法 2:記憶點設計

讓觀眾在你的內容中,找到能「引用」的句子或橋段

案例:有學生的影片每次都用「今天給你 3 個方法」開頭,觀眾甚至會在留言區倒數他的方法

方法 3:反覆曝光

呼應你在上一篇學到的「拆包設計」:同一主題換角度、多次出現

不怕重複,怕的是觀眾一次都沒記住

方法 4:互動循環

每次內容結尾設計提問,引導觀眾留言

從留言中挑問題做下一篇內容,讓觀眾覺得「我的回應會被看見」

這樣的互動,會讓觀眾更有歸屬感,而你也一直有新靈感

 

五、短影音的爆紅只是煙火,品牌才是燈塔

 

品牌,不是你自己定義的,而是觀眾在心裡怎麼形容你。

你可以在簡介上寫得再漂亮,如果觀眾的印象跟你不同,那才是真實的品牌樣貌。

爆紅,能讓你在短時間被很多人看見,就像一場盛大的煙火秀——耀眼,但稍縱即逝。

品牌,則像是一盞燈,默默照在同一個地方,日復一日,直到有人在黑暗裡想起:「我知道哪裡有光。」

爆紅帶來的是注意力,品牌留下的是信任感,而信任,才是轉化的基礎。

我給你一個小練習,邀請你花 5 分鐘,安靜地寫下這三個問題的答案,不要想太久,直覺最誠實:

  1. 我的品牌用一句話怎麼介紹?
  2. 假設你在電梯裡遇到一個潛在客戶,只有 10 秒到3分鐘可以介紹自己,你會怎麼說?
  3. 我希望觀眾想到我的第一個形容詞是什麼?

專業、溫暖、犀利、幽默、真誠……哪一個是你希望牢牢貼在自己身上的標籤?

你的過去 10 篇內容,有沒有一致的主題與風格?

拿出你的貼文或影片,快速瀏覽標題、封面、開場,你會發現自己是不是在重複同一個價值,還是每個月都在換新角色?

品牌不是一天塑造的,而是一次次對焦與調整累積出來的結果。

歡迎回信,我將會親自回應

若有商業合作、講課需求 都可直接寄信,至此 info@liontalk.com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