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我來跟你講一件你以前可能從沒想過的真相:
拍影片,不只是為了紅,而是為了成交。而成交,是可以設計出來的。
你可能疑惑,為什麼一定要用「方程式」拍?
我跟你講一個血淚故事,我曾經一週爆三支影片,流量很爆,但卻沒帶來一點收入,我似乎白忙一場,也白高興一場。
後來我才找到原因,很簡單:我沒有設計每支影片的成交機制,我只是把它當內容生產工具。
直到我重構流程,把每支影片都設計成「有開始、有輸出、有指令」,成為我的商業資產,才真正開始賺錢。
這套公式從此成為我的標配,每支影片你都能複製,每一次都是練習,每一週都在進化,短影音漸漸自動為你帶來生意。
接著我來教你「方程式解析:三個關鍵元素」!

一、關鍵元素 1:精準內容設計(Content)

精準內容設計也是有公式可以 follow!任何一支影片,不是「想到什麼就拍什麼」,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按部就班,先試著回答以下問題:
  • 目標觀眾到底是誰?
    他現在在哪階段?(無感/有感?)
    他最痛什麼?(剪不會、沒訂單、沒時間整理腳本⋯⋯)
  • 這支影片要帶給他什麼結果?
    只要流量?還是要學會某件事?
    還是要直接被他收到群組?
  • 內容語氣與角色設定?
    你是導師、朋友、還是顧問?
    語氣要嚴謹分析、還是輕鬆講故事?
 

二、關鍵元素 2:有效架構腳本(Structure)

Hook → Value → CTA

這是我一直強調的三段式腳本,每支 60 秒的影片,必須經過這樣的設計流程:
  • Hook(3–5 秒):
     用一句話抓住觀眾痛,喚起共鳴:「你拍了 50 支短影片,卻仍追蹤個位數?」「你天天發貼文,卻沒一筆成交?」
  • Value(20–45 秒):
     給他解法,用具體步驟、案例細節,讓他覺得:「原來真的這麼做就可以?」,用乾貨文讓他覺得收穫滿滿,你很有料!
  • CTA(5–10 秒):
     說清楚下一步:「留言我要腳本模板」「點連結拿教學包」「告訴我想看哪種商業模式」

這三段不是隨意羅列,而是一步步引導觀眾在心理上完成「看→相信→行動」的判斷路徑。

三、關鍵元素 3:明確變現設計(Monetization)

行動,就是變現的開始!
影片結尾不能「謝謝收看」,而是要讓觀眾立刻動起來,才算變現行動開始,例如可以引導觀眾:
  • 加入你的社群(Line/Telegram)
  • 點擊連結拿資源或模版
  • 留言讓你能一對一跟他對話
  • 填表報名試聽或課程
  • 獲得任何你的獨家產品等等

記得:影片要帶來行動,而不是像擺拍美照一樣看完就過去。
把影片放在內容鏈路裡,那它就是流水管道,帶給你源源不絕的精準受眾。

四、實戰示範:用這公式設計一支影片

假設你是專教成人英文會話的線上老師,每週拍一支語言學習短影片。這樣設計,讓每支影片不只是教學,而是導向私訊成交:

🎬 Step A – Hook

 「你是不是學英文學了三年,還是不敢開口講超過三句?」

🎬 Step B – Value

 「我在影片裡加了三個要素,讓學生每次看完就敢開口:
即學即用句型:不是文法,而是「今天就能開口」的萬用開場句。
真實模擬情境:不是唸例句,而是我自己講+錯誤示範+改法對比。
練習指令+補充包:影片最後設計一句行動指令,再附上 PDF 小抄+語音檔。」
這樣學生不只看,還會留言、轉傳、收藏,甚至問「可以上課嗎?」

🎬 Step C – CTA

 「留言『我想說英文』,我私訊你今天教的五句萬用英文講義+語音示範,順便幫你安排 10 分鐘試聽機會。」
有發現嗎?這就是一支「教學影片 → 導流影片 → 成交影片」的設計公式,而這套結構,是可以每週重複、每支複製的。

五、為什麼這公式能複製?(以線上英文教學為例)

這套「商業短影音方程式」之所以能複製,是因為它不是靈感創作,而是:

心理邏輯 × 行為觸發

  • Hook(抓住不敢講的人):
    「你是不是學了三年英文還是不敢開口?」→ 對焦內心痛點
  • Value(快速給希望):
    示範「今天就能講」的三句萬用英文,附發音對比 → 讓人覺得做得到
  • CTA(馬上動起來):
    「留言『我想說英文』,我私訊你語音包」→ 明確誘因+行動清楚
這是照「心理軌跡」設計出來的流程,不是創作者自己想講什麼就拍什麼。

素材拆包 × 跨平台效率

每支教學影片,可以這樣拆解再利用:
  • 完整版教學(橫式):放 YouTube
  • 精華剪輯(直式):轉 IG Reels/TikTok
  • 補充資源包:附 PDF 講義、語音發音檔
  • 社群引導 CTA:導到 Line/私訊報名試聽
一支影片變四種素材,等於多一倍的曝光、多一倍的導流點位。

商業流程 × 數據優化

用公式拍,你會發現每支影片都可:
  • 測試:留言率/點擊 CTA 數字
  • 優化:哪句 Hook 成效好、哪個資源包最受歡迎
  • 複製:抓出模板後,每週都能按表操課,不再依賴靈感

這才是「做內容不焦慮」的關鍵!你拍的不再是影片,而是營收流程的起點。

六、進階優化技巧

當你已經熟練方程式基礎結構,接下來就是「優化效率」與「提高轉化率」的進階策略。
這裡有 4 個你可以立即實作的調整方法:

調整方式01:A/B 測試 Hook:抓住觀眾前 3 秒注意力

拍同一支影片,用兩種不同開場 Hook 試播,例如:
A:「你是不是學英文學了三年還不敢講?」
B:「一句英文開頭,搞定 80% 對話場合?」
觀察哪一個保留觀看時間長、留言多,就能逐漸摸出你的觀眾最有感的語言模式。

調整方式02:CTA 文案微調:行動指令不是說一次就準

CTA 的文字其實也有轉化魔法詞!
與其說「歡迎留言」,不如明講:「立即留言『我要講義』,我私訊你語音包」,
甚至還可以加上限時詞:「今天限定」「前 10 名」「週五截止」這些都是行動觸發器。

調整方式03:Value 現場演練:說不如做,做還要觀眾看得出好處

與其空講方法,不如直接演一次:
「像這句 'Can I get a coffee?',很多人會念錯重音,我示範一次正確講法,再讓你聽錯的版本,你就知道為什麼老外聽不懂了~」
加上真實留言、回饋、學員成效,就像是給觀眾打了一針「我也做得到」的動機針。

調整方式04:週回顧改良:每週做一次迴圈調整,影片自然升級

每週記得做以下 3 件事:
  1. 看表現最好的一支影片: 留言率、點擊率、轉換比
  2. 分析 CTA 成效: 哪句話帶來最多回應?是否太模糊?
  3. 優化腳本設計: 是不是 Value 過長?Hook 太文青沒打到痛點?
小改一個句子,就可能多 10 個留言。
數據就是你最誠實的創作導師。
這四個技巧,就是你從「會拍」→「拍得有結果」→「每支影片都是生意管道」的升級通道。

下篇預告:品牌定位!拍影片前,先搞懂你是誰

今天這一篇,我給了你一套《商業短影音可複製獲利方程式》,因為很重要,讓我們再複習一次:
獲利方程式 = 精準內容設計 × 有效架構腳本 × 明確變現設計
這篇文章的內容非常乾、非常扎實,建議你留起來慢慢看,也歡迎傳給那些正在做影片、但還沒變現的朋友。
這次我舉的是線上英文課程的範例,但你也許是做手作、美妝教學、法律諮詢、健身指導……(老獅我最常遇到的是醫師啦 XD)
那你可能會問:
「如果我還沒開始拍影片,我怎麼知道要講什麼?要對誰說?我到底是誰?」
這就是很多人卡住的地方:還沒踏出第一步,腦中就有一百個選項!
所以下週,我要帶你往「定位」這一塊走,讓你在開始拍之前,就先知道:
  • 怎麼不靠爆紅,也能讓觀眾記得你?
  • 怎麼設計一個容易被理解的「角色位置」?
  • 怎麼決定一個能長期經營的主軸?
  • 怎麼找到你想講、觀眾也在找的交集?
  • 怎麼避開「什麼都會但沒人記得」的陷阱?
這是我帶過近萬名學生中,最常幫大家處理的問題之一。
而我會用一種最簡單、最好記、最不拗口的方式講給你聽。
下一篇,我們一起來決定:你、是、誰。

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,那你一定不能錯過我在 PressPlay 的這堂課 👉《流量爆發的短影音獲利學》,我會把「如何讓影片變成交」、「怎麼從內容設計帶出需求」、「讓觀眾主動私訊」的完整邏輯和腳本,都拆給你看,有興趣就去看看囉。
🔗 點我看完整課程介紹
讓你拍的每一支影片,不只有人看,更有人買。

如果你想推薦電子報給朋友, 歡迎轉寄,請他點閱以下按鈕訂閱 :
🔗 點我免費訂閱電子報
現在就加入《老獅說電子報》
讓你的努力,開始變成收穫。 商業流量變現思維,讓觀眾從留言變客戶。

歡迎回信,我將會親自回應
若有商業合作、講課需求 都可直接寄信,至此 info@liontalk.com.tw